|
|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华容县历史沿革

华容县历史沿革

关键词:华容县历史沿革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华容县历史沿革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hnhr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9708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华容县位于湖南省北部边陲,岳阳市西境。北与湖北省石首市、监利县相邻,西及西南与益阳市南县接壤,东与岳阳市君山区毗连,北倚长江,南滨洞庭。地处东经112.5°,北纬29.5°。现有境域面积1612平方公里,人口72万。如清县志所言,华容县既为“云梦奥区,章华故址”,又系“湖湘之名区,川原之要会”。
  

华容古道

华容县文明开化很早。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华容先民在这里生活劳作和繁衍生息。境内近代发现的车轱山、石家港、七星墩、刘补台,原属于华容县范围的钱粮湖坟山堡、南县涂家台,以及古属华容县范围的石首市走马岭等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这些遗址经考古发掘断代,确定为皂市文化下层、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
  唐虞时期,即公元前26世纪到公元前22世纪,华容属于“洞庭之野”,《庄子》、《云笈七签》载“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即此。如清《华容县志》所载,为“云梦苍梧之野、古三苗地”。
  夏商时期,即公元前22世纪末至公元前17世纪,华容属于荆州之域、荆楚之地。大禹治水曾经到过华容县南部的禹山,疏浚过华容河。《尚书·禹贡》载:“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商颂》曰:“维汝荆楚,居国南乡”。1966年县境内出土的兽面纹青铜圆尊,经鉴定为商代青铜酒器,现存湖南省博物馆。
  周代,华容为楚国地。春秋战国时为楚下邑。公元前535年,楚灵王在县城东北郊修建了天下第一台——章华台,遗址尚保存完好。公元前506年,许国迁入本县境域,即《左传》所载“许迁于容城”。
  秦代,即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县境大部分地域属于南郡,西部部分地域属于黔中郡。华容县有可能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建县,但是,没有查到文献依据。公元前206年,项羽封临江王国取代秦南郡,华容隶属临江国。
  西汉,县境属南郡。汉高帝五年(前202),刘邦破临江国,复为南郡。华容县首见史籍记载,属南郡,为南郡十八县之一。按文献依据,此为华容建县之始。西部少部分地域属武陵郡孱陵县(原秦黔中郡)。
  东汉为华容城,系南郡十七城之一。东汉中后期,华容曾两度封为侯国。即公元126—144年,东汉顺帝封王康为华容侯,公元168—184年,东汉灵帝封朱瑀为华容侯。这就是《后汉书·郡国志》所谓“华容,侯国”。东汉末年,华容先属荆州刘表的领地,建安十三年(208),刘表去世,其子刘琮降曹,曹操尽得荆州地,华容归于曹魏荆州名下。同年,曹操赤壁战败,对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失去管辖权。次年,刘备领荆州牧,华容属刘备的管辖范围,属南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遣吕蒙败关羽,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吴,华容随之隶吴。
  三国时期,吴太帝黄武元年(222),东吴政权为“监收渔稻之利”,分华容县东北部分地域置监利县;黄龙元年(229),东吴政权始分孱陵县置南安县,华容县西部部分区域遂属南安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杜预克定江南,罢华容置之,谓之江安县,南郡治。吴以华容之南乡为南郡,晋太康元年改曰南平也”。华容罢置后,旋即恢复,仍为华容县,与江安、南安并立。并将监利县重新并入华容县管辖。太康四年(283),复分华容县置监利县,太康五年(284),分华容县西北部地域置石首县,属荆州南郡。晋又改南郡江南部分地域为南平郡,华容县西部部分地域属于南平郡。晋惠帝时(290-311),因蜀乱,成都王司马颖在成都的封地被夺,到晋怀帝时,在司马颖死去数年后,于永嘉四年(310),为司马颖所立嗣子司马遵补封了一个成都王颖国,包括南郡的华容县、监利县、州陵县和别立的丰都县等四个县。后于晋愍帝建兴中(315)并还南郡。
  南朝宋,为华容县,属南郡。其中石首县于宋元嘉十七年(440)省入华容县。华容县的西部部分地域属南安县。永初三年(422),改南安县为安南县,华容县西部部分地域又属安南县,隶南平内史。南朝齐,仍为华容县,属南郡。梁武帝天监二年(503),立南安郡,不久,废郡,仍为安南县,属南平郡,华容县仍存在。《梁书》无地理志,但梁时文献尚有华容县,如南梁萧世诚《荆南地志》所载“华容方台山”,《梁书·武帝纪》所载“驺虞一见荆州华容县”等。梁敬帝时(555—557)又将南安县改立为南安湘郡,管辖原南安县和华容县。南朝陈废南安湘郡时,将华容县一并废除,建立了一个新的安南县,仍属南平郡(见《隋书·地理志》及徐文范《东晋南北朝舆地表》)。华容县约有20余年被并入新建的安南县。
  隋初沿用陈名。开皇十八年(598),将安南县原属古华容的部分恢复为华容县,移属巴陵郡管辖。隋炀帝大业初,巴陵郡改称罗州,县境属罗州。大业三年(607)废州为郡,改罗州为巴陵郡,华容县属巴陵郡。大业十年(615),华容县治由县河之东章华台侧迁至县河之西。
  唐武德四年(621),废巴陵郡置巴州,武德六年(623)改巴州为岳州。武德四年分华容县西北部地域,再置石首县。唐垂拱二年(686),因避武后小讳,改华容县为容城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华容县。神龙二年(706),为避水患,县治复迁至河东旧址。唐天宝元年(742)又改岳州为巴陵郡,乾元元年(758)复称岳州。或州、或郡,华容均为其属县。
  五代期间,华容县属岳州。
  宋乾德元年(963),岳州归于宋,称岳州巴陵郡。宋
  太祖乾德三年(965),升万庾巡院为万庾县,寻废,并入建宁县。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县城再次迁至华容河以西(现在县公安局大院)。熙宁六年(1074),裁建宁县入石首,以其半入华容。宣和元年(1119),以岳州为岳阳军。绍兴二十五年(1155),改岳州曰纯州,改岳阳军曰华容军,三十一年(1161)复旧。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岳州为岳州路总管府,华容县遂隶属岳州路。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置湖广布政使司,改岳州路为岳州府,五年(1372)四月,降岳州府为岳州,十四年(1381)复升为府,华容县属岳州府。
  清康熙三年(1664),设湖南承宣布政使司,县境属湖南布政使司岳常澧道岳州府。光绪十七年(1891),清廷将县境西南的明山、寄山和陈复、泰来、两丰诸垸划给新立的南洲直隶厅管辖,1913年废除南洲直立厅正式建立南县。
  中华民国二年(1913),华容县属湖南省岳常澧道管辖,民国三年,岳常澧道改名为武陵道,华容属武陵道管辖。民国五年,裁撤武陵道,华容划归湘江道管辖。民国十一年,废道,华容县直隶湖南省管辖。民国二十六年,全省设立9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华容县属第二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四月,全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华容县属第四督察区。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全省分设10个专员公署(专区、地区),华容县划属常德专区。1962年12月,恢复益阳专员公署(益阳行政公署1949年8月成立,1952年11月撤销益阳行政公署,大部划属常德行政公署管辖),华容县改属益阳专区。1964年9月,设立岳阳专员公署,华容县划归岳阳地区。1986年1月,撤销岳阳地区行政公署,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华容县属岳阳市管辖。
  据江良发著《华容章华台考》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6673030248 传真: 邮箱:138073086#qq.com
地址:华容县中银服装城内 邮编:414200
Copyright © 2004-2024 华容镕城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