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

主题: 岳阳城1000多年历史中,从唐代建造第一尊塔开始,现在还存有11座古塔,快来了解一下

  • 虚伪了的真心
楼主回复
  • 阅读:8733
  • 回复:0
  • 发表于:2019/11/15 9:56:50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容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永安塔


翔霄塔


慈氏塔


文峰塔


白鱼塔


凌云塔


状元塔


文星塔

□岳阳日报全媒体 文/图 张小章

作为古代公共环境艺术品,塔式建筑,是岳阳目前存世较多的一般性文物。

岳阳城1000多年历史中,从唐代建造第一尊塔开始,现在还存有11座古塔,其中国家级保护文物1座、省保5座、市县保5座,分别属于湘阴县4座,岳阳县1座,汨罗市2座,平江县1座,临湘市1座,云溪区1座,岳阳市区1座。是湖南同类历史文物中存世量最多的一个城市,在一定程度上突显出岳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宝塔,佛教中称“浮屠”,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的地方,后来逐渐从宗教建筑中走出来,慢慢世俗化。洞庭湖沿岸的乡绅名仕为改善本地风水,在特定位置修建宝塔,其修建目的并非弘扬佛法,而是借祈求功名、震慑妖孽、补全风水的名义,为自己建功立业,这已成为这一类人回报社会、提升威望的一种时尚。

岳阳的塔只有一尊为佛教宝塔,其它大多是世俗化的“文峰塔”。由于岳阳水运发达,塔的建造除了上述目的,借助塔的高大形象,更多的是用来作为航行中的导航标志或者避风港地标。

岳州古城的慈氏塔是一尊实心砖塔,建于大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是湖南现存最早的一座佛教古塔;位于云溪区文桥镇臣山村的“臣山塔”,是现今岳阳市规模最大的一座楼阁式空心石塔,该塔原名“簪笔塔”,后坍塌,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临湘知县阮文藻为提振乡土文风,主持重修,并提名“培风塔”;建于云溪区陆城镇儒矶山上的“临湘塔”,清光绪七年(1881年)由台湾兵备道刘傲出资修建,是一尊七层实心砖塔;岳阳县中洲乡湘江故道边的“凌云塔”(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是一尊空心石塔;汨罗市川山坪镇清泉村“文峰塔”,建于清中期,同样也是一尊空心石塔;位于湘阴县城东部的文星塔;始建于元代中叶,清乾隆五十年(1785)重修,因塔址位于县城“八甲街”,故又称“八甲塔”;在湘阴县城文星镇北郊,于乾隆五十年同时还修建了一座空心石塔,叫“状元塔”,因塔址位于乌龙嘴,所以也叫“乌龙塔”;在平江县梅仙镇哲寮村船形山,于清光绪二年(1876)建造了一座塔,叫“翔霄塔”;还有汨罗沙溪乡南溪村,湘阴界头铺镇文星村,长康镇中塅村的三座塔,都是属于清晚期的“惜字塔”。

建于岳阳农村田间的“惜字塔”功能与众不同。受科举制度影响,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和崇高的,写在纸上的文字,不能随意亵渎,即使是废字纸,也必须虔诚地烧掉。“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惜字塔的建筑历史,依史料所载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已经相当普及。惜字塔通常建造于村镇街巷、书院寺庙、路口桥边,有些大户人家甚至在自家院内也建有惜字塔。

岳阳自古就是惜字重文之地,明清以来,民间大力兴建仿塔式建筑的惜字炉,几乎每个县都建树了这种小型石塔,一方面是为了镇邪恶、把风水,另一方面用以焚烧废旧字纸,珍惜文字,讲究卫生,美化环境,标榜村民尊儒重教,讲究文明。这种塔式焚字炉,用石用料都经过精雕细刻,塔石上有铭文、对联、人物、花鸟,刻工精湛,工艺高超。

还有一座感人的塔。

上世纪30年代,在南洞庭湖与东洞庭湖结合部水域有一座塔,叫“白鱼塔”,又称白鱼岐宝塔,修筑年代在清中叶。

塔的修建缘于一个凄美传说。洞庭湖上有一对恩爱夫妻,某日男主人公出湖打鱼,突遭风暴,失去航向。女主人公在湖边祈祷洞庭龙王,保佑丈夫平安归来,洞庭龙王被她所感动,化成一尾白鱼,为男主人公引航,带他回家。白鱼的行为感动了渔民,大家募集资金,随后在洞庭湖中修建了一座宝塔,在塔顶挂上长明灯,给往来渔民引航。

这是立于洞庭湖中心唯一的一座塔。

1941年夏天,第二次长沙会战即将展开,为了防止侵华日军沿白鱼岐塔指示的方向从洞庭湖进逼长沙,中国海军不得不炸毁白鱼岐塔。炸塔的过程很感人,因为战事紧迫,而塔基牢固,为了彻底炸毁,不留痕迹,当时的民国海军运去了半吨炸药。有渔民说,别用这些炸药了,留着打鬼子吧,让我们来放倒它。也是奇怪,渔民们只从湘江一侧抽走几块基石,白鱼岐塔就安静地倒下了。

洞庭湖上第一尊殉国的塔。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