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

主题: 鲁迅文章的标题都敢改!华容这位开国将军堪称“铁血儒将”

  • 振星
楼主回复
  • 阅读:9294
  • 回复:0
  • 发表于:2019/12/24 12:00:01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容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开国少将方之中

方之中将军是华容县东山镇明碧山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一,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他文武兼备,既是沙场上一员叱咤风云的虎将,又是文坛上一名才华横溢的作家。

长沙古城,夏明翰为他主持入团仪式


青年夏明翰

1907年7月,方之中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6岁时,母亲撒手人寰,不久又死了姐姐,留下他父子俩相依为命。家中的二亩山地,每年的收成连嘴都糊不上,父亲只得去靠打工为生。一位教私塾的本家伯父把他接到家中,免费教他读书。

1924年,方之中考入湖南群治大学法律系。初到高等学府,他满怀欣喜,以为在自己面前是一条金碧辉煌的未来之路——毕业以后当法官、当律师。可是不久他却彷徨了,在黑暗的中国,公道何在?公理何在?这位穷人的儿子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这时,班上有位叫李亚农的同学是湖南省学生联合会主席,经常找他谈心。一天夜里,李亚农约他到一间教室里,关上门,然后敏捷地从衣襟内取出一个纸卷,递给方之中:“介绍你加入一个团体,填好后交给我。”方之中打开一看,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志愿书”。这张油印的纸,在方之中眼中却是无价之宝。

星期天的夜晚,李亚农约方之中去一个地方。二人拐入又一村,踏着街上暗淡的灯光,到了一个叫五堆子的地方。李亚农熟练地轻敲一下老式平房的门。开门的是一位青年,将他们领入一间小房内。李亚农向方之中介绍:这位同志叫夏明翰,是我们的领导人。方之中永远记得初见夏明翰的印象:他个子不高,但很精干,面色黑里透红,点缀着几粒麻子,戴一副近视眼镜,穿一身青色学生服,年龄不过20余岁,很象一个穷学生。这间房子里,只有一张小写字台,几把木椅和几条板凳,一只十几支光的电灯。李亚农和夏明翰小声说了几句话后,夏明翰点点头,随即郑重地从夹墙内取出一张卷着的列宁肖像,展开后挂在墙上,另给他一张写着入团誓词的纸。方之中举手宣读后,夏明翰热情地上前与他握手,并祝贺说:“从现在起,你就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了,是我们的同志!”接着,夏明翰严肃地致训:“青年团员要为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到底。为了人民和民族的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方之中聆听夏明翰的致训,仰望他坚毅的面容,只觉得血液在血管里奔涌,浑身充满了力量。

在楠竹搭建的礼堂里,周恩来给他上了黄埔军校第一课


黄埔军校的周恩来

1925年,“五卅”运动席卷全国各地,长沙古城也怒吼了。这时已是湖南省学生联合会驻会委员的方之中在夏明翰总指挥的领导下,带领各校学生走上长沙街头,喊口号,贴标语,十分勇敢活跃,也因此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处境十分危险。经中共湘区委推荐,方之中旋赴广州,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当时的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合办,周恩来是军校的政治部主任。1925年春,广东革命政府举行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周恩来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身份,参加了东征战斗。胜利归来之时,正值第四期开学,周主任决定向学员演讲国内形势及东征胜利经过。


黄埔军校

消息传开,军校沸腾了,学员们纷纷涌向楠竹搭建的大礼堂,连窗户和走廊上都站满了人。挤在人群中的方之中是第一次听周主任讲课。他虽然还未见过周恩来,但从校内热烈的气氛中,他感觉到了周主任崇高的威望及伟大的人格力量。一身戎装的周恩来健步登上讲台,全场一千多学员“刷”地起立,场内鸦雀无声。方之中抬眼望去,只见周恩来年少英俊,精神焕发。值星官喊声“坐下”后,周主任便开始作报告。他声音宏亮、清晰,特有风味的淮安官话令人倍感亲切。他介绍东征讨伐陈炯明的战斗经过后,又接着演讲:

“我们革命的目的,要求中国的自由平等,建立无压迫、无剥削的人民共和国……”

周主任的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方之中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当时参加共产党不久的他,听了周主任的报告,对革命的任务和目的更加明确了。

黄浦江畔,身陷囹圄的田汉为他的第一本小说集作序


田汉先生

1926年7月,从黄埔军校毕业的方之中参加了北伐战争,担任国民革命军两个连的党代表,参加了攻打武汉、南昌等战役。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方之中奉命去设在宜昌的鄂西特委工作,路过华容,和家乡的共产党员刘革非等取得了联系。他们重建了中共华容县委,县委机关就设在方之中家里。不久,一支工农革命武装在明碧山诞生了,方之中担任师长兼参谋长。

1928年夏秋,由于国民党大举清乡,革命军被迫转移到洞庭湖上。这时中共华容县委已被敌人破坏,湖南省委转移到上海。年轻的革命军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为了寻找党的关系,方之中化装成逃荒的农民辗转到上海。正好他的母校群治大学也迁到了上海,他便前往应聘当了一名教务员。这所学校的校长是长沙人,政治思想比较开明,因此在学校授课的左翼教授很多,如田汉、阳翰笙、冯乃超等。他们对这位勤奋好学的湖南青年非常关心,极力鼓励他写作。当方之中的第一篇作品诞生时,田汉非常高兴,不仅秉烛窗下帮他修改文章,还亲自联系发表园地。终于,方之中的处女作在《萌芽》月刊上发表了。就这样,这位黄埔毕业生由军事战线转到了文化战线,以笔作刀枪,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不久,阳翰笙介绍他加入“左联”,担任群治大学小组组长;田汉介绍他加入文学团体“南国社”,并让他担任宣传员。

“左联”的全称是中国左冀作家联盟,鲁迅、郭沫若、田汉、夏衍等著名文学家都是“左联”的领导人和重要成员。田汉作为方之中文学的引路人,对他倍加关心。1931年,田汉被国民党逮捕,方之中前往探监。这位名垂千古的文学大师对他说:“你已写了不少作品,可以汇集成册。”

望着身陷囹圄的师长,方之中十分感动。但他觉得自己是刚迈进文学殿堂之门的小兵,不足以出集子。

田汉看穿了他的心思,鼓励说:“不用担心作品还稚嫩,水平是慢慢提高的。你先拿来我看看。”

方之中回到住处,将他发表的短篇小说汇集成册。书名叫什么好呢?他想起了华容家乡明碧山的花家冲,想起了花家冲贫苦的乡亲,想起了花家冲参加工农革命军的战友……于是,在书的封面上挥笔写下了“花家冲”三个大字。然后,他怀着激动而又惴惴不安的心情,送给监狱中的田汉指教。

不到10天,书稿回到了方之中手里。田汉不仅认真阅读了《花家冲》的所有小说,而且满腔热忱为之作序。这一年,《花家冲》由上海龙虎书店出版。次年,他又出版了小说集《速写集》。

他向鲁迅约稿,并“斗胆”改了鲁迅文章的标题


鲁迅先生

在笔耕生涯中,对方之中影响最大的另一位人物是鲁迅。1930年夏,他加入“左联”时,在会议室——牛庄路剧院的楼上聆听先生的讲演,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后,当鲁迅亮出《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并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时,方之中热烈赞同,并与茅盾、巴金等60余人签名,成为《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的发起者之一。

1936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左联被迫解散。为了扩大革命的文学阵地,党组织交给方之中一件新任务——主编《夜莺》文艺刊物。

《夜莺》第二期上,全文发表了由鲁迅发起,方之中等60多名文艺家签名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不久,鲁迅主编的《海燕》被国民党查封,病中的鲁迅托聂绀弩送来《三月的租界》和《写于深夜里》两篇杂文,发表在《夜莺》第三期上。方之中深知鲁迅先生抱病写作,工作繁忙,生活艰苦,想送点稿费给他贴补家用,于是向印售《夜莺》的群众书店老板要钱。谁知书商只顾自己赚钱,不顾作家辛苦,借口销书款还不够印书的本钱,终于分文未给。


方之中主编的《夜莺》

为了感谢鲁迅先生对《夜莺》的支持,也为了继续约稿,方之中决定面谒鲁迅。一天,他捧着新出版的《夜莺》月刊,来到北四川路鲁迅的日本朋友内山完造开办的书店。进屋后,隔着玻璃见鲁迅先生在内室里,方之中向内山完造说明来意,征得鲁迅先生的同意,走进内室。鲁迅的身体非常虚弱,躺在躺椅上,清瘦的脸上带着病容,穿着一件半旧的酱色长衫,只有头发和胡须,仍旧表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他见了方之中,疲倦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态度和蔼可亲。之方中恭敬地将10本散发着纸墨香气的《夜莺》送到他的手中,并感谢他对月刊的支持,惭愧的是没有稿费送来。鲁迅亲切地问方之中,老家在哪里,到上海生活怎样,读者对《夜莺》的反映,国民党对《夜莺》的态度……最后郑重地说:稿费,有的地方是要的;有的地方,只要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可以不要。今后只要我的病好转,可以再为你们写稿。


内山书店

方之中第一次面谒鲁迅先生,心中有好多话要说,但怕妨碍他休息,只得很快告辞出来。《夜莺》第四期正将付印的前夕,病重的鲁迅已不能执笔,但他还是请聂绀弩送来了《病中答访记者》一文,正忙着的方之中不及细想,又给它加上一个题目:《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以鲁迅的名义发表了。这一期出版后,《夜莺》就被国民党查禁了,它虽然只出版了4期,却发表了鲁迅先生3篇文章。其中《三月的租界》一文,主要是批驳狄克——即以后的张春桥。直到30多年后的“文化大革命”,窃踞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大权的张春桥记起前仇,将方之中监禁关押达3年10个月之久。

鲁迅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也是方之中引以为自豪的文学导师。鲁迅先生去世后,上海各界群众万分悲痛,方之中不顾反动派的盯梢恐吓,前往灵堂,为 最敬爱的鲁迅先生守灵,并连续发表了《从鲁迅死后说起》《鲁迅先生没有死》等文章,缅怀鲁迅。

华容家乡,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左联”的日子里,方之中结识了一位漂亮文静的少女,后来成为他结发妻子的范淑寒。范淑寒是湖北省鄂城县人,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她还不懂事的时候,父母亲先后病故,由慈祥的外祖母抚养成人。她从小聪明伶俐,喜爱唱歌跳舞,外祖母全家人省吃俭用,送她读到高中一年级。16岁那年,范淑寒为了减轻外祖母的负担,随在沪当戏剧导演的舅舅万赖天到了上海,进戏剧研究班学习。后经舅舅介绍,成为“左联”南国社的一员女将。

才华横溢的方之中与贤淑温柔的范淑寒相识了,两颗年轻的心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当时,方之中正在主编《夜莺》月刊,范淑寒成了他的得力助手,经常帮助抄写稿件,联系出版事宜,为前来开会的人站岗放哨……本来就志同道合的战友,在工作和斗争中更加知心。1936年,他们结婚了。同年,范淑寒加入中国共产党。

婚后的生活既艰辛又甜蜜。为了保护丈夫和同志们的安全,范淑寒经常主动出去联系工作。一天下午,范淑寒从外面发完信准备回家,突然发现后面有人盯梢。她知道此时回去会引狼入室,于是灵机一动,很快闪入了涌动的人流之中,又拐了几道弯,终于甩掉了敌人。当晚她住宿在一位朋友家里,第二天清晨匆匆赶回家,与方之中商量,立即转移了住地。

地下工作不但时刻有危险,而且非常清苦。新婚第一年的春节临近了,十里洋场灯红酒绿,有钱人打足了年货。方之中家里却断钱断粮。范淑寒走进房中,拿出外祖母送给她的嫁衣,送到当铺换了几元钱,买回了米和盐,邀来几位飘泊在外的战友,过了一个简朴的春节。

1938年11月,抗日的浪潮席卷全国。遵照党组织的安排,方之中和范淑寒带着出生才一个月的女儿方惠,回到家乡华容县明碧山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一天晚上,方之中到附近群众家里开会,商量成立抗日民族先锋队的事。范淑寒在家中给孩子喂奶,突然接到地下党组织送来的紧急情报:县里的国民党顽固派派了两名特务前来捕杀方之中!范淑寒闻讯立即放下孩子,摸着山路找到正在开会的丈夫,要他马上离开老家。方之中执意要范淑寒一起走,范淑寒坚定地说:“两个人的目标太大,孩子又小,行动不便。你一个人赶快走吧,再晚就走不了啦!”

夜幕中的方之中没有动步,他担心妻子的安全。

范淑寒上前,为丈夫扣好了胸前的纽扣,深情地说:“之中,不要管我,出去就是胜利!”就这样,范淑寒含着眼泪,和夜幕中的丈夫依依惜别。谁会想到,这竟是夫妻的生死诀别。



编入《华容英烈》第二辑中的《范淑寒》烈士传

方之中走后,地下党组织安排范淑寒到附近的塔市驿小学任教。她一面教书,一面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学校师生和山里群众都非常喜欢这位温柔正直、多才多艺的女教师,敌人却时刻想杀害她。1940年春,她收到丈夫从延安寄来的信。原来,方之中历经千难万险,已到达革命圣地。她来信要妻子离开华容,通过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安排去延安。范淑寒吻别了两岁的女儿,在清明节前的一天黎明悄悄出门,经华容县城前往湖北石首,想从那里乘船去重庆。谁知刚刚走到鲇鱼须镇旗杆嘴时,就被两名早就埋伏在那里的特务拦住。她的胸口连中两枪,倒在血泊之中。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牺牲时才24岁。

参加开国大典,接受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检阅


1981年1月19日,本文作者(右)和袁修广老师(左)在天津访问方之中将军

1938年冬,方之中在明碧山逃离虎口后,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请组织安排工作。这时,国民党一战区司令员程潜请求八路军办事处给他派遣骨干,于是方之中被派往一战区任政治处编审委员,负责编审抗日宣传资料。后来又到孙殿英部教导队任军事总教官,带领学员渡过黄河,转战太行山。当教导队学员结业后,他毫不犹豫地来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党组织将他召回延安,先在《群众报》当副刊编辑,一年后被安排到抗日军政大学任军事教官。


延安

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但是,欢庆胜利的鞭炮声还未落音,烽火硝烟又起,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了。血气方刚的他向毛主席、朱总司令报告:请求投笔从戎,奔向解放战场!

毛主席、朱总司令批准了他的请求。从此,他成为一名威震敌胆的人民军队指挥员,带领着部队由太行山打到鸭绿江,从河北平原打到内蒙古大草原,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

1949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0师师长的方之中接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要他带领全师指战员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接受中央首长和全国人民的检阅。


开国大典上的阅兵式

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并进行阅兵式。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面五星红旗。

开国大典阅兵式开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的陪同下,乘敞篷汽车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随后,朱德总司令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要求全军指战员迅速肃清国民党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接着,分列式开始。受阅的陆海空三军组成的方队,分列通过天安门主席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了受阅部队。

在“八一”军旗的引导下,穿着水兵服的刚刚诞生的人民海军方队首先通过天安门。紧接着,是步兵方队,两个月前他们还在解放战争硝烟弥漫的战场。200师的武器有美国造、山西造、重庆造、日本造,这是战胜敌人的记录,是战士鲜血换来的战利品。今天,方之中在前,率领着200师指战员,迈着整齐的步伐,端着缴获的钢枪,雄赳赳气昂昂跨过100米。

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定格在方之中心中,成为他永远的辉煌和自豪。

口 作者 郭清彬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