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

主题: 【洞庭夜话】让质朴的土地开出诗的花朵

  • 花~hana
楼主回复
论坛管理员论坛管理员
  • 阅读:3071
  • 回复:0
  • 发表于:2014/7/12 17:17:03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容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让质朴的土地开出诗的花朵

易立新

 

蔡复华老师将他这大半辈子来的诗作结成《雁过留声》,央我作序。面对摆在我案头的集子清样,说实在的,我内心有一些惶恐。

我不懂诗歌。老师曾经教过的平仄与韵律,语言与意象,情感与节奏,以及更多关于诗歌的种种,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化成了一个个抽象的名词。

幸好我熟悉土地。二十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让我熟知了土地。关于土地的丰腴与贫瘠,关于春耕、夏种、秋收与冬藏,以及人们年复一年对风调雨顺与好的收成的祈祷,在我日渐淡然的心中,真实、具体并且鲜明着。只是,我一直未能也无法把土地与诗歌联系起来。

现在,《雁过留声》让我对土地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原来,土地不仅可以生产五谷杂粮,还可以生产诗歌。而这种新的认识至少滋生了我三种敬畏,对土地、对那些已经不再的岁月、对蔡老师孜孜以求追求理想。这些情感,在我的脑海里沉重地纠结,终于让我的文字剥除伪饰,留下真诚。

蔡老师的诗歌是从我们所熟知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带着泥土质朴的清香。从蔡老师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山乡火热的生产场景,南岸口的旧貌换新颜;感受到桃花山水的滋润、风的和蔼、山的雄伟;月映荷花的朦胧,夜雨潇潇的孤寂;还有月芽湖的月光、工棚、流水,千万人奋战而出的新堤。蔡老师的诗歌,带着一股质朴的泥土清香,扑面而来。

蔡老师的诗歌是从农事中淬取出来的,四季清脆的农声清晰入耳。《山乡七月夜歌》直抒胸臆:”太阳下西山,晚霞映红稻海,社员挥镰正酣战,月亮换班上天来……,碗往桌上推,一溜人影又飞向村外,忽听山后水车响……”。把农忙时节抢收抢种的场景直接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秧田,丰收的源头》用笔细腻:每天,我都要,去秧田边转上几趟,查田水深浅,看秧苗长相。清晨,去数秧苗又抽了几片新叶,傍晚,去观察它是否比昨天长得粗壮。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一位老农行走在窄窄的田梗上,像抚育孩子一样照看着他的希望,情感真挚而厚重:秧苗,丰收的希望,关心它,像关心几辈单传的儿郎。

蔡老师的诗歌是从农村岁月的变迁中沉淀出来的,饱含着生活的厚重。《盖章》里的“老哥”,因为缺粮而心怀的忐忑与深深的忧愁,《换田》中的“陈老三”因为和“李大叔”换了田而舒展了紧锁的眉头;《月下》守护自己稻谷的农民因“丰收的喜悦难以入睡”,梦中“月光照亮他笑弯的双眉”。《家庭作坊》里,公公、婆婆、小子、姑娘用祖传的手艺打开了致富出路的舒坦;人们在迎来了改革开放后,消除了心灵的冬天,让恐惧与惊慌在爽朗的笑声中从此远离。蔡老师的诗里,人们的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真实而坦诚。

当然,蔡老师的诗,也还有一些值得斟酌的地方。如有的政治味太浓,歌功颂德较为直白,有口号式的语句等等。我想,这是蔡老师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在诗歌里打下的烙印,或许与意愿并无关联。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