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

主题: 【观天下】物质贫乏年代,人们如何过中秋节

  • 墨明棋妙
楼主回复
认证会员认证会员
  • 阅读:2466
  • 回复:0
  • 发表于:2016/9/15 10:18:27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华容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还记得小时候你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吗?还记得那时候月饼的味道吗?新中国成立后,从1955年到1993年,中国实行了38年的票证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之前,即使你有再多的钱,如果没有月饼票,也是买不来月饼的。那时候的月饼,即使工艺差,又硬又掉渣,对孩子们来说都是稀罕品。



中秋节又称八月节,“团圆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这是《唐王游月图》,相传唐玄宗与申天之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做法,三人到了月宫之前。月宫里传出仙乐,唐玄宗根据仙乐谱曲编舞,就是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到明清时,中秋节成为中国各地主要节日之一。人们在中秋节这天最美好的愿望是团圆。图为贾府过中秋,选自《全本红楼梦》。贾府在嘉荫堂前设月台,月台上焚香,陈放瓜饼及各色水果。拜月后大家去凸碧山庄赏月,所有桌椅都是圆的,大家团圆围坐,击鼓传桂花,饮酒讲笑话。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很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关于月亮的传说也很多,“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很多地方有中秋祭月的习俗,祭月神即嫦娥,也有祭玉兔的。但按照传统,“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图为中秋祭月。



《祀兔成风》,清末画家吴友如作。在老北京,过中秋除了吃月饼,还有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拜兔儿爷。拜完了,兔儿爷就成孩子们的玩具了。老舍先生这样形容兔儿爷:粉脸是那么光润,眉眼是那么清秀,就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也没法不像小孩子那样地喜爱它。



《燕京岁时记》记载了清代北京中秋节盛况: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节也。每届中秋,府门朱第,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图为清中叶,扬州的中秋拜月仪式。



新中国成立后,中秋节的过法也随时代变迁。1963年国庆节后第二天就是中秋节,首都各商店都准备了各色中秋月饼。图为顾客在购买来自广东的月饼。那时候,能买到月饼的人家不多,城里很多家庭都是单位发几块月饼。广大农村除了有条件自制月饼的,大都吃不上月饼,吃饱饭都难。



1963年中秋节前,北京在闹市街头增设了水果摊,供应新鲜水果。这是个特殊的年份,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每家的粮食都是限量供应,蔬菜水果等副食的供应更是非常有限。



文革期间,中秋节的习俗没有断,不过很多家庭孩子上山下乡不能团圆,也有很多家庭成员挨批斗坐牛棚无法团圆。那时曾一度把月饼更名为“丰收饼”或“忠心饼”。图为1965年中秋节,日本青年朋友和杭州市青年泛舟西湖。



1978年中秋节,上海各食品店月饼上市。月饼是中秋节必备,现在月饼种类繁多,有广式、京式、苏式、滇式、潮式等等。但是早些年,月饼家族可没这么壮大。还记得小时候月饼里的冰糖果仁青红丝月饼吗?让万千国人又憎又爱的青红丝其实是用橘子皮做的。



还有一种月饼让中国人民感觉五味杂陈的,那就是五仁月饼。“五仁”是哪五仁?说法很多。经典的五仁是指:杏仁、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和瓜子仁。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五仁月饼是美味,如今却被黑得体无完肤了。图为1980年中秋节,北京东城糕点厂的职工在生产月饼。



1982年中秋节,福建厦门沿海军民将一盒盒闽南风味的月饼装进橡皮舟,趁顺风顺潮,飘送给台湾军民。不知道有没有台湾人收到这份来自海峡对岸的中秋节礼物。



1986年,中秋节前,北京市居民在食品店购买月饼。那时候,商店都是国营的,售货员都是国营职工,商店收银用的不是电脑,不是计算器,不是POS机,而是算盘。



改革开放后,物质逐渐丰富,人们的餐桌上除了粮食,禽肉蛋蔬菜等食品也多了起来,月饼种类也逐年增多。人们可以用粮票去换其他物品,也可以直接用钱来买东西了,“价格双轨制”来临。图为1989年中秋节,广州,月饼的种类比以前丰富多了。



到了1993年,票证制度终结,粮票和布票、邮票等票证退出历史舞台。人们买月饼再再也不用凭票了。图为上世纪90年代,广州,被载入1994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中华月饼王”。



在物质不富足的年代,最盼望过中秋节的是孩子们,除了可以吃月饼,还可以吃到平常吃不到的水果。图为1994年中秋节,中华绿荫儿童村孤儿表演文艺节目。



中秋节又是贵州清镇“瓜灯节”,在八月十五的晚上,游街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手里的瓜灯被人夸奖,大人、孩子都感到脸上有光。



这是1996年中秋节,浙江省南麂岛上的中秋之夜,海滩上搭起戏台,浙江平阳县的越剧团在这里连演五天。

来源:新浪网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